导语:
从普通电缆到特种电缆,从普通用户到专业领域,从国内市场到走向全球……中大元通特种电缆常务副总经理徐季新,以“缆通世界”为目标,用自己那颗朴实的匠心践行着他的梦想与誓言,在三年不到的时间里,他通过对特种电缆产品的研发,以及对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践行着提质增效,将厂区打造成为国内特种电缆的生产基地,2016年11月,“徐季新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通过集团项目评审并授牌,而他本人也获得了2016年度集团“技术先锋”的荣誉称号。
不忘初心,以专业成就“精益生产”
三年前,徐季新带着他从哈尔滨电工学院电线电缆专业学到的知识和外资、私营企业积累的过硬的专业技能,也带着他30多年对外资等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来到了中大元通实业基地,来不及安置行李,他就跑到了厂房,埋头一干就是三年。
徐季新常说,“我们的生产管理,绝对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一个线缆厂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要建立起符合生产实际的不可被复制的精细管理模式。”于是,他利用自身多年的经验,结合公司的生产实际,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全方位精细化生产管理模式。在事前,他针对订单要求,根据现有的特种电缆标准,指导编制各类产品的技术工艺文件近60套,涉及3000多个产品规格,细化出每一个型号规格所需的每一道生产工序的可量化标准,并要求技术人员在生产设备上进行实地评测和验证,制定出所有产品的工时定额考核基数和实施细则;在事中,他要求各生产环节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卡制度,强调准确记录,反复核实,并要求准确填写生产日报表;在事后,他根据生产过程的各项记录做好工人们的定额计算和考核,并对数据进行公示,用奖勤罚懒促使生产效益实现最大化。
“同样的产品,外面看着差不多,内在的学问真的很多,这就是精益化生产。”而“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在强化现场管理的同时,更细化了线缆的利润点,为后端工贸公司在产品销售与市场开拓中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力前行,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
特种电缆厂想要从行业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向着集团提出的高端制造转型,重中之重就是要把线缆产品“做精做专”,这也成为摆在刚刚加入到特种电缆厂的徐季新面前的第一个任务。
2014年的夏天分外的热,那个夏天的晚上,特种电缆办公室的灯就几乎没有熄灭过。中大元通实业的张董、李总,还有元通工贸杨总,与徐季新一起,通过反复的论证和考量,最终确定第一条生产线从橡套电缆入手。徐季新说,“生产设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务之急第一是要把现有设备发挥到最大效用,第二是要对其中各个材料进行研发创新。”在2014年10月份之前,当时特种电缆厂只有5、6个人,在大家5个多月的加班加点下,6条橡胶连续硫化生产线一次调试成功,第一批自主研发的表皮光滑,散发着香味的优质橡套线过了国家标准的检验认证,投放到了市场。该产品不仅耐老化性由普通橡胶电缆只能承受最多1年期提高到5年期以上,并承诺3年内质量问题包退包换,而且不存在橡胶电缆导体氧化的行业通病,内在铜芯分量足颜色锃亮,那些做了几十年生意的经销商们拿到样品后不得不信服中大元通品牌的实力。投产一年后,工贸公司橡套线销量实现了翻番,成为了公司新的利润增长支撑。
在之后两年里,徐季新带领着他的研发团队,相继研发了高温硅橡胶电缆、高温氟塑料线计算机电缆、扁型电梯电缆、防火电缆系列、陶瓷硅橡胶电缆、风能电缆等系列特种电缆产品,累计取得了实用专利6项,发明专利2项。成功组建了专业生产金属护套的亚弧焊生产线、矿物质防火隔氧层生产线以及扁形电梯电缆等多条特种电缆的生产线,助力工贸公司不断开拓风电行业、船舶行业、国家电网、核电行业等专业市场,使“做精做专”的梦想逐步成真。
天道酬勤,以专注书写“工匠精神”
三年来,厂区从一无所有到如今一条条专业特种电缆生产线相继建成;从默默无闻到如今得到了前来考察的行业客户和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这三年中厂区的每一次飞跃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徐季新的汗水与付出。
初到厂区,没有人手,他二话不说连夜拿起扫帚扫干净了所有楼道,整理了办公室;没有浴室,没有空调,他在车间汗如雨下,夜里只能靠泼洒凉水降温。对于这些,他从没有过一丝抱怨,也从没有对公司对领导提请过任何要求,至今说起,也只是把这段回忆当做是人生的一段宝贵经历。在他的带领下,生产管理人员正发挥着奋斗者本色,每人每月工作时间最少的都在280小时以上,甚至300小时以上都已成为常态;在他的培养下,研发团队正日益壮大,通过与中科大进行产、学、研合作,加强了对特种材料研发的应用能力,也加强了新生力量对创新的应用能力。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立志要把技能大师工作室真正打造成为专业人才的孵化器。
“滴水能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这是徐季新的座右铭,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用他的信念和执着诠释了对工作的挚爱,用他的努力与勤奋注脚了对梦想的追求,用他的热忱与勤勉铺垫下了明日之路,用咫尺电缆,传匠人匠心。
(中大实业 应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