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自己的“故居”游玩,说是“故居”其实是一篇坍圮的拆迁遗迹,在老余杭的“大桥”下静静地等待着再一次的青春焕发。作为80年代出生的余杭镇“土著人”,我经历过数次搬家,随着城镇生长的滚滚潮流,一直紧跟南下东进的步伐,追寻城市化的足印。
【弄堂里】
我出生的地方在李家弄。这是老余杭镇“七十二条半弄”中的一条,就在通济桥南岸,东起通济街,西至大运河,支弄与张家弄、玉台弄相连。李家弄虽成型较早,但祖辈依然称其在“城外”,与之对应的“城里”在苕溪以北,是指澄清巷、刘王弄这块。自我出生起,老镇的发展就已经跨过苕溪,完成了商业和文化中心的第一次南迁,从“城里”移动到了“城外”。
李家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更名团结弄,改革开放后,李家弄的名字也就回来了。弄里住的,多是八杆子能打到的亲戚,所以邻里关系还算是融洽的。邻舍之间日常来往送个乌米饭、清明团都是常有的事。弄里的房子大多是砖瓦房,好多外墙都是泥糊的,可以清晰地看到瓦砾和稻草纤维,条件略好的人家会再坯上一层石灰,时间久了,石灰上就长出了青苔,青一块、蓝一块,“三彩斑斓”。我家住的是老台门里,房子在我出生前就翻建过了,所以是预制板房,一楼一底小跃层,加上高高的台门和风火墙撑场面,也是弄堂里算得上号的好人家儿。
那时镇上的主要商业街是直街和通济街,两条街道交点就是闻名遐迩的“观音弄口”。这是余杭民俗文化的中心,各类传闻汇聚和扩散的消息海。周边有 “雪花厅”“泰山堂”,吃喝玩乐都是很方便的,在这样市井且融洽的环境里,我度过了人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
【宿舍楼】
我第一次搬家是在1992年,从李家弄搬到南门头。因为住到南门头就可以上镇一小,所以父母就在我上学前搬进了“学区房”。从“南门头”这个具有坐标意义的名字可以看出,当时老镇的势力范围也就大致止步于此。往南穿过安乐路,虽然有些住宅,但大片的还是农田、池塘和竹林,与今日之林立的小区不能同日而语。
南门头的房子两室一厅只有40多平方米,是爷爷参加房管所集资建房得来的。当时集资建房流行,大都是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效益较好的国营企业职工宿舍。90年代的建筑外墙有了很大改观,我家这栋楼是混杂进颗粒状小石子且粉刷成白色的外墙,看起来有点像是塑胶跑道。最奇葩的要属镇上的物资局宿舍,虽然也是颗粒状外墙,但整体是深绿色的,颗粒间还掺杂着些许碎玻璃啤酒瓶碴子,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会闪耀出点点亮光,貌似美不胜收。
余杭的商业中心也有了新变化,小商品市场在那时很成气候的,遮天蔽日的晴雨蓬把整个市场包裹起来,让人一走进去就能闻到满鼻子晴纶和涤纶的味道。南门头的房子离小学很近很近,走任家弄到马家弄,经过杀猪场,取道尹家坝就到了三川坛,我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了6年,从儿童成为了少年。
【居民区】
真正算得上住进小区,还要从宝林西路上的房子说起。1999年,我们家从南门头搬到了宝林西路。此前的六七年间,余杭镇的发展已经从安乐路往南推进了很多。当时山西园小区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兴隆、南安、宝塔公寓的也是 “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
我家住在“南安新区”,是整个小区最南面的一排房子,再南就是草坪、竹林和池塘了。这里的房子是带车库的,不过配比很低, 10户人家只有4个汽车库,其余都是自行车库。我家户型也很非主流,建筑面积是84平方米,因为楼下是车库,所以自己还能包出一个阳台,让得房率达到了100%以上,这种户型于现在真是凤毛麟角。
房子南面的那片竹林和草地存续了几年,被我养死的几只兔子、仓鼠的尸骸都藏在那片竹林里,直到南边的新小区开始建设,它们终究没有逃过被“挖坟掘墓”的悲剧。进入21世纪以后,余杭镇的发展更快了,张树炎家成了马路,“农民一条街”成了“联兴路”。农贸市场搬迁到了施桥头以后,这里日渐成为了余杭镇新兴的CBD。
【新花苑】
2006年前后,我家继续往南搬到了南湖丽景,联兴路以南成了新花苑更加集聚之所,老余杭向东向南发展的态势彰显无疑。在这些区块,邻里之间大都不太熟悉了,楼上楼下贵姓芳龄、何处高就都是不知道的,见面能打上招呼已经是极为亲切的表现了。
居民来自五方杂处,大致有三类,一类是老余杭镇上的本地居民;一类是外地来余杭工作的新余杭人;还有一类是老杭州人,或者房子腾挪用于子女结婚,或是看中了余杭房地产的投资价值,遂将住家安放在了老余杭这个还不具备“同城待遇”的郊区。
此后的几年间正是整个杭州乃至全国房地产行业发展最兴盛的几年。各类小区鳞次栉比地耸立起来。小区与小区之间也有了个性化的差异,在景观、户型、外立面、物业服务等方面显示出来很大的不同。到此为节点,余杭镇向着南边生长发育的步子已经迈得差不多了,再往南是凤凰山公墓和02省道。
【焕新篇】
既然往南的路走的差不过了,古镇余杭遂开始北伐,锦绣时代便是老余杭杀个回马枪,跨过永建桥,重返苕溪北岸的第一堡。但东进的气势要显得更猛烈一些,随着“江南时代”“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的建成,老余杭东边的楼盘便卖得越来越好。加上这几年未来科技城的开发建设,阿里巴巴的强势入驻,地铁5号线试运行的开通,让老余杭发展变得更快了。
前两天我坐地铁回家,一个大叔热情与我攀谈。询问我老家哪里,我说是老余杭。他便哈哈大笑道,“那不就是杭州么?”我瞬时有点恍惚,心中暗想怎么老余杭也是杭州了呢?这和我们小时候挤着6路公交车,摇晃毛2个多小时才能到的杭州好像也不一样啊。
现在,我面对老街上旧居拆迁的“遗址”,想着两年后这里新区建成,苕溪水畔流经2000年漫长岁月的旧镇即将焕发新的青春,真是喜不自胜。“杭州”再也不是小时候那个心向往之的省城,而是头上的天空,足下的土地,每天都生活着的地方。
来源:物产健康审计法务部、监事会办公室 洪禹旻